全球快讯:文化过年别样情浓
(资料图片)
共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。癸卯兔年春节,京城处处喜气洋溢。逛庙会、赏灯会、看电影、观演出、玩冰嬉,文化活动眼花缭乱,老老少少其乐融融。
一岁之端,百节之首。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仪式感最为盛大的节日。在拜年祝福的吉祥话中,在舞龙舞狮、花灯庙会的人声鼎沸中,在送福迎春、赏梅冰嬉的来来往往中,每个人都真切而具体地感受着节日的热烈和喜庆。“红彤彤的大灯笼,喜洋洋的中国结,吃起来、逛起来、玩起来、闹起来,今年这氛围感到位了。”从家庭活动,到社会活动,一整套的风俗习俗、仪式程序,一步步将中国年推向高潮。如文化学者所言,春节的文化仪式里有我们始终不渝的生活理想,把风俗习惯都讲究一番,年味儿自然就出来了。
品类多样的文化活动,丰富着人们的过年形态,也不断培厚着这一节日的文化底蕴,这也正是“年”的最大意义。历经千百年的变迁,“团圆过年”成为中华儿女最深沉的感念,也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这片土地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。“寒暑相推,而岁成焉”,有对大自然的敬畏;“爆竹声中一岁除”,有应对困难的勇敢与智慧;“年,谷熟也”,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;“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”,则反映着对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朴素认知……经过一代代人的塑造和传承,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人集价值观念、历史传统、生活方式、行为规范等于一体的精神展示。在这些相同的习俗践行中,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不断强化。这种归属感,慰藉着万千游子,也不断激发着根脉意识,让我们无论行至多远,都清晰地知道“自己是谁”“根在何处”。
时光流逝、时代发展,年味儿也在变化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,让现在的人们对于过年穿新衣、吃大餐的“幸福阈值”大大降低;科学技术突飞猛进,当天涯变了咫尺,“相聚离别”的悲欢也不如以往浓烈。正因如此,越来越多的人呼唤给“年”添加更多文化元素,以丰富它的现代表达。比如北京,今年探索出不少新玩法,无论是“冰墩墩”华丽变装成京味十足的“兔墩墩”,还是非遗“兔纸”的剪纸文创表情包,都是在传统基底上描绘现代色彩。充分提取时下新潮元素融入年节,以符合当代审美的形式予以演绎, 新年俗的不断涌现,为这一古老节日注入源源不绝的情感内涵,令其更加生机勃勃。
最是文化能致远。来吧,趁着春光正好,让你我相约一场“文化之年”,品味那些融合古今的意趣,充盈向上向前的精神,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。